新大地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建築師 賀昌申 Kenneth Huo, Architect 安瑟頓 Atherton, California, USA
posted by archidrama at 6:35 AM
紀錄片與台灣社會 -- 由迪化街看台灣日治時期建築特色及生活樣貌指導教授: 李道明老師學生:忻筱婷、劉芳桂、蔡宛庭、陳星妤 一、前言 1.研究動機:在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相當多,分為許多時期、風格的特色,在此選出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的街道建築,一般稱為巴洛克式的西方建築,縮小研究範圍,了解當時建築風格盛行的背景、建築特色,以及當時的生活情況。 2.研究方向:(1). 迪化街的發展背景 a.大稻埕的發展歷史 b.迪化街的歷史與商業發展(2).建築發展脈絡 a.日治時期的台灣建築發展概況 b.迪化街建築特色及街屋的演變 (3).迪化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 a.巴洛克建築特色 b.日據時期台灣巴洛克風格建築 c.迪化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4)結論 3.研究目的:了解迪化街在日據時期的西洋風格潮流下的定位,日本政府沒有介入參與,多為屋主自行委託匠師興建,在這多元的文化脈絡底下,一探當時的建築特色及生活情況。 二、迪化街的發展背景 迪化街,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年貨大街,也是台北市現存最完整、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大稻埕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台北盆地及台灣全島中心市場的地位,而迪化街正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更可說是創造繁榮大稻埕商圈的起點。儘管大稻埕早因淡水河道淤積、水運衰退,失去其港口的價值而逐漸沒落,迪化街卻因多年累積下來的基礎,直到今日仍保有熱絡的商業活動,而當年巨商富賈在此居住的華麗宅邸也得以保存下來,見證大稻埕商圈昔日的風華。所以在提到迪化街的歷史發展,就得先從大稻埕的興起與發展來談起。 1.大稻埕的發展歷史 大稻埕,位於淡水河畔,大致位置在忠孝西路以北,捷運淡水線以西,民權西路和撫順街以南,屬今日大同區的範圍。早期的大稻埕,是平埔族「奇武卒社」居住的地方,後來又叫作奎府聚或珪瑜粹。當地的居民從清代以來,就過著農耕的生活,人們常利用大的空地曬稻榖,因而有了「稻埕」之名 (埕者,場也),一直到道光、咸豐年間才正式有「大稻埕」這個名稱。 咸豐元年(1851 年),那時大稻程仍一片荒蕪,僅有一位泉州同安人林藍田,為了躲避基隆匪徒,遷居來此,並開設「林益順」店鋪(今為信豐食品行)。咸豐三年,艋舺發生了激烈的「頂下郊拚」移民械鬥,「頂郊」的三邑人(惠安、南安、晉江三縣人 )憑恃著人多勢眾,且焚毀了同安人原本落居的艋舺八甲 庄(老松國小一帶),迫使「下郊」的同安人移居到更下游的淡水河畔ㄧ帶,也就是現在的大稻埕。林藍田基於同鄉情誼,接待了落難鄉親。郊商領袖林右藻起而帶領同安人興建屋舍、重修廟宇,建立新家園,並在「林益順」旁蓋了復振、復源、復興三家商號,從事對渡貿易,逐漸形成迪化街「老街」 (即今迪化街一段)。 咸豐十年,清廷遵照條約,開放淡水河通商,艋舺與大稻埕皆為淡水港範圍內的起卸口岸,然而艋舺卻因當地居民強烈排外,不讓洋人設立洋行和工廠,迫使洋人轉到大稻埕六館街 (南京西路尾)開店。光緒年間,劉銘傳指定大稻埕千秋街、建昌街(今貴德街)和六館街,為洋人居住地,並興建公共設施,規劃為商業區,迅速吸引外商來此設立商行。此外,由於興築鐵路,將當時的火車站設於大稻埕西側( 今中興醫院一帶),台灣各地貨物都運到大稻埕集散,使得大稻埕成為大台北物資的集散中心,造就了大稻埕的繁榮。艋舺則因河道嚴重淤積,日趨沒落。 在大稻埕日益繁榮的時候,陳浩然於咸豐六年召民興建「頂下郊拚」倖存的霞海城隍廟,逐漸成為大稻埕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台灣所有同安人的守護神。那時,信徒都會集資裝飾遊行花車 (當時稱為藝閣),車上有藝旦展現藝技,不少民眾都會趕來大稻埕湊熱鬧;還在城隍廟西南巷內,建一座永樂座戲園子(光復後改為永樂戲院),邀請劇團表演,因此盛況非凡。延續至今,霞海城隍誕辰時,大稻埕都會以「北台灣第一慶典」的盛大儀式,感謝城隍爺的庇祐。 日治時期,由於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大稻埕更加蓬勃發展。但二次世界大戰後,淡水河淤積日趨嚴重,大稻埕逐漸失去其港口價值。不過由於當地已集結不少的進出口商,依舊維持著一定數量的貿易活動。直到後來市中心轉移,大稻埕才逐漸褪去其光環,變成北市外圍的老舊社區。 2.迪化街的歷史與商業發展 一般所說的老街「迪化街」,是指台北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在清代,這條老街分成幾段,由南而北分別是南街、中街、中北街、普願街和杜厝街。光復後,台北市各街道依大陸行政區域來重新命名,迪化街便以新疆省會「迪化」來做它的名稱。 1853年艋舺「頂下郊拚」落敗的泉州同安人,輾轉從艋舺遷徙至數公里遠的大稻埕經商,落腳在現今迪化街一帶,也開啟了迪化街的發展。 19世紀中期,由於淡水河尚未淤積,加上清廷開放通商口岸,大稻埕碼頭的船運之便,帶動該區商業的繁榮。而迪化街因其位置接近淡水河岸碼頭,又與岸邊保有適當距離,可避免漲潮之害;貨物運上岸,即可馬上運進各商家,經過整理再製作,便可直接於店面銷售,占地利之便,遂成為大稻埕商圈的核心。其街道以南方碼頭為基準,逐漸向北擴展。因為南街多為沼澤溼地,所以率先成為街道規模的是中街。 1879年台北正式開府,並成為台灣首府。當時以茶葉、樟腦、稻米,甚至鴉片為主要買賣的「中街」與「中北街」雖仍未貫通,但迪化街已是臺北洋行、店舖、商家最重要的聚集地。 1891年劉銘傳興建經過大稻埕的全台灣第一條鐵路,則進一步鞏固了迪化街的臺北商業樞紐地位。 日治時代,迪化街於數度市區改正後,更名為「永樂町」。此時的永樂町範圍較以前更廣,涵蓋了南街、中街、與中北街。此時期讓迪化街更為蓬勃發展的是紡織布匹生意。當時的日本布商將日本印花布料大量引進台灣進而取代本地的傳統染布業,並在迪化街南段設立布料批發行,批售布料給本地中盤商。當時台灣百分之七十的布料批發商都集中於此,可說是台灣最重要的布料批發市場。 經由新興布市的結合,原本只在中街、中北街與南街的商市得以延伸到普願街、杜厝街,連如今的貴德街、甘新街也成為當時該商圈的一部份。而清代多由南北貨業者兼營的藥材,因種類眾多,需專業人士判斷好壞,直到日治時期才由業者從上海、香港等地進口,進而形成台北最重要的藥材批發地。 1900年-1945年,結合布市、南北貨、與中藥材的迪化街,已成為全臺北,甚至全台灣商業最興隆的地方。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光復,本來名叫永樂町的商圈,也回復以前「中街」、「南街」的名稱。 1947年臺北街道全面更名,其新街道命名原則,是將臺北市的各街道方位投射於中國行政區。而迪化街因位於臺北市的「西方」,故以當時中國最西方的新疆省會迪化(即烏魯木齊)來命名。1950年代到1970年代台灣的紡織工業逐漸取代農業,成為台灣的新興產業,以吳火獅為首的現今新光集團,南亞紡織,遠東紡織,宏州紡織等等,都是在迪化街發跡。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台北市商圈東移,而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迪化街也由於腹地狹窄,無法負荷台北市的商業機能,許多發跡於此的民間企業總部開始紛紛移出。 1970年代之後,迪化街除了原有的南北貨批發、中藥,以及部分布匹生意之外,其他行業多半逐漸衰退,這條老街道的繁華也漸漸落盡。 1973年,因應時代所趨,迪化街大部分地主與臺北市政府開始研擬迪化商圈的都市更新計劃。該計劃主要做法,乃是將從遠自清朝到日治以來成型的 7.8m寬的迪化街舊街道,所有迪化街的古老建築將被全數拆除,這項計劃也引發了各界對此歷史街區保存與否之爭議。迪化街當地大部分業者與市府以古老建築易引起危樓頹圮等公安危險為由,執意拆除。然而在以關注文化資產為主要工作的樂山基金會、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的抗議與小部分地主的堅持與努力之下, 1995年迪化街專用區計劃拍版定案,老街終免於被拆除的命運。同年,樂山基金會與臺大城鄉所促成的該計劃不但讓迪化街保持古老的 7.8m寬度與原有街道風貌,也優先保存了該商圈內數量高達77棟的歷史性建築物。雖然迪化街許多地主並不滿意這項做法,部份業者(如屈臣氏大藥房等)也曾提出強烈反彈。不過經過市政府「以地易地」(容積率轉移)措施激勵下, 2004年已完成部分的「全棟保存」工作。 1996年,臺北市政府於農曆春節前半個月在迪化街舉辦台灣首創的「年貨大街」活動。這個活動以迪化街的古街風景與台灣人過年必備的南北貨、伴手禮、食品、中藥食材、零食為號召,將本來是中盤商性質的迪化街轉換成一般消費者都可來逛逛的門市。這項企劃極為成功,不但引起話題與媒體關注,更使得原本已逐漸凋零的迪化街再次復甦,並持續為這條古老的街道注入新的活力,繼續活在每個台灣人的心中。 三、建築發展脈絡 1.日治時期的台灣建築發展概況 日本於西元一八九五年(明治二十八年)接收台灣後,仿效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政策,企圖建構台灣政府成為服務宗主國的生產供給者。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開始有計畫的改造台灣,使台灣開始進入現代化的改革,在各項目標下,台灣的建築及城市景觀在此時有了重大的變化。日制時期的台灣建築大約可分為五個時期,每期約十年左右:日本式建築的試驗期,紅磚全盛時期,深色面專時期,鋼筋混泥土時期及其延續時期。 [1] 第一期: 1895~1907(明治二十八年-明治四十年) 此時期為日本式建築的試驗期,多為松木或杉木為建材,材料及工匠也有來自日本,而部分會使用台灣的磚石,是為較簡陋的臨時性木構建築。但是遭到台灣的氣候與客觀環境的挑戰,像是松木忌白蟻,加上台灣颱風多雨且潮濕的氣候,這時期的建築壽命皆不長,例如第一次的總督官邸、法院、彩票局 …等。迫使日人不得不重新研究台灣各方面物理環境,研擬適當的建築對策。 第二期: 1908~1917(明治四十年-大正六年) 明治四十一年總督府土木部營繕課脫離土木課獨立,開始全面的建設階段。由於來台的日籍技師多半是東京帝大建築系之畢業生,像是小野木孝治、野村一郎、近藤十郎以及森山松之助等人,他們接受的是移植自西歐系統的理念,學了一套英式的後期文藝復興建築設計技術。 [2]因此,帶有濃厚的歐洲主流意識的建築樣式開始被大量使用,配合著「市區改正」的政策大量仿歐式磚造建築應運而生。 本期為紅磚的全盛時期,重要的建築物都採用紅磚建造,形式上模仿文藝復興或巴洛克式,結構體也有鋼筋混泥土的運用。建築物多有石砌的台基,立面多有華麗繁複的裝飾花樣;屋頂的型態特別考就,有圓頂、堅頂,也有斜面的;牆面以紅磚為主,再以水泥或洗石子仿石條纏繞牆身,造成一種紅白相間的華麗效果。從車站、醫院、官方建築甚至於製糖工廠、民間屋舍,台灣各地都可以見到此種建築樣式。 第三期: 1917~1926(大正六年-大正十五年) 本期為深色面專時期,此時的作品真正開始注重台灣的環境因素。大正年間日本傾向自由民主的開放風氣,雖然一戰後的經濟蕭條,物價上漲,但在台灣大型建築仍然繼續建造。部分住宅建築也走在時代的前端,大膽的模仿戰後所出現的現代主義建築樣式。多流行貼深褐色或暗紅色的面專,而淺色的面磚也逐漸出現。如高等學校(今師大)、台北郵局 …等。 第四時期: 1926~1936(昭和元年-昭和十年) 鋼筋混泥土時期,面磚多為淺色。西方社會因受到工業革命的衝擊,開始對過度雕琢與裝飾的建築產生懷疑與批判,進而興起了 R.C.現代建築的折衷樣式。建築體使用RC柱及樓板、磚造壁面,主要以樑柱結構成重本體。因為大地震的影響,使得日本很輕易的便接受了此形式,在台灣的公共建築率先的模仿,運用鋼筋混泥土的新式建材,捨棄繁複的裝飾,出現了簡潔明快的立面風格。 [3] 第五時期: 1936~1945(昭和十年-昭和十九年) 本期為第四期之延續,部分建築開始走入日本民族主義的路線。日本在一連串的軍事行動之後野心更大,企圖成為亞洲第一強國,並極力擺脫西方的影響,進而提出以大和民族為中心的「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為拯救東方文化,然而這只是日人帝國主義的霸權思想。且在治台的重點上開始推行皇民化,大力推動「帝國冠帽式」建築,以簡單的 RC構造屋身加上蓋有琉璃瓦的斜屋頂和四角尖頂,用以激勵日本的士氣和台灣人對他們的信心。代表性建築有高雄火車站和舊高雄市政府。 日本治台五十年,台灣建築發展是循著治台政策、建築思潮配合材料與建造方式而漸變的。雖然所建造的多半為官方建築,但受到「市區改正」的政策以及日人所帶來的西方現代化的觀念,民間的住宅房舍也都隨著建築的流行樣式來模仿建造,日本政府則沒有介入參與,只是訂立『台灣家屋建築規則』規範市區改正後的立面問題。例如台灣人地區的艋舺、大稻埕最常見的即是在市區改正計劃中,因道路拓寬而將沿街屋面拆除,為解決被截去的屋面所產生的立面問題,造成大稻埕地區獨特之街屋立面風格。 [4] 2.迪化街建築特色及街屋的演變 迪化街的街屋建築特色隨著歷史的演變而發展,一開始是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舖,門面不寬,屋身則幽長深邃,類型為單開間二進式為主的閩南式街屋,以便堅固商業和居住的功能,是清代台灣商街的典型。到了日治時期,此地區的商業繼續發展,市街更加擴大,市屋類型仍延續清末之格局,但由於商業需求,促使其商業面積及儲存空間的不足,而往高層發展,改建成單開間二進式或三進式等二至三層之街屋。 [5]在1910年,日本人實施「市區改正」計劃,道路被拓寬取直,房屋的外觀有了極大的改變,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面改作繁複華美的「巴洛克」風格裝飾,形成今天主要的面貌,加上部分清代所保留下來的閩南式建築風貌,以及近代的建築風格,在房屋的外觀有著豐富的變化。主要可分為四種風格:閩南式、洋樓式、仿巴洛克式、近代建築式 [6]。 (1)閩南式街屋: 以單層樓為主,大多為木構造,配上土角磚與閩南磚的混和使用為其建材;瓦片覆蓋的斜屋頂,木板組成的門窗,在店面與屋簷之間讓出一條可遮陽避雨方便行走購物的廊道(此稱為亭仔腳),是外觀上主要的特色,少見附加的浮雕裝飾,風格極為古樸。空間的使用上,街屋的第一進通常作為店舖使用,第二進為居住空間,第三進則是倉庫與員工的房間。中庭的空間除了採光的用途之外,通常還設有廚房與廁所。 這種店屋的形式,由漳泉移民從原鄉帶來,是中國華南地區的市鎮店舖的住宅原型。這種斜屋頂、附帶亭仔腳的店屋,在炎熱多與的氣候中,得以方便雨水的流動,並遮蔽陽光。且這種連棟式的街屋,不但節省建材,也符合商業市集的要求。此種樣式的建築在迪化街北段仍保留幾間舊式的店面與街屋,經營罕見的傳統行業,例如竹器店、燈籠店、粽葉批發…等。 (2)洋樓式街屋: 以兩層樓房為主,屋頂上平直的女兒牆、細密的研間現腳、拱形的窗洞、和花瓶狀排列的欄杆,是最明顯的特徵。空間主要為二、三層樓的建築物,每進都各自獨立。主要以紅磚來建造,整體感覺明亮溫暖。這種樣式是仿製南洋等地的「殖民式建築」洋樓。 1860年淡水開港後,洋樓建築隨著洋商傳到大稻埕。這些洋樓的各種特色,如拱圈迴廊、紅磚樓房及花瓶欄杆等,很快的被轉化在店屋的外觀立面上,同時加上不少中式的匾額(通床用水泥所作鑲在二樓陽台部分,為立體店名招牌)、花鳥裝飾等。目前在迪化街的數量較少,大多集中在北段。 (3)巴洛克風格街屋: 迪化街立面的代表風格,最能突顯迪化街富甲一方的氣勢。以洗石子、水泥和紅磚為材料,高聳突出的山牆、繁複細緻的花紋草飾,和華美的柱頭裝飾,構成極至華麗的效果。空間格局為三進配上三層樓以上的建築物,天井逐漸室內化。此風格為日治時期所引入的歐洲建築風格,再由民間匠師的仿效,造成這股流行的風潮。迪化街上最壯觀的巴洛克風格街屋建築,多集中在中街和南街。 在當時,此類型的建築樣式已成為商家刻意展示身分與財富的象徵形式,彼此間甚至帶有互相比擬的意味。加上此類的建築立面多完成於 1920-1930年間,正是大稻埕作為日本殖民地中最主要的農工商品交換中心,商業最為鼎盛的年代。因此,裝飾繁複、講究的仿巴洛克式建築更是被細緻的發揮。 [7] (4)近代建築式街屋: 建築的立面設計以簡明的造型為主,注重線條的表現和比例的均衡,以 ART-DECO以及國際主義樣式等近代建築的樣式為主。凸出的山牆,由平直的女兒牆所代替,繁雜的花草紋飾減少,以幾何的圖案來設計,整體極富理性美,材料以面磚、洗石子、水泥、瓷磚為主。在空間格局上,三進配置逐漸消失,天警備挑空的空間所取代。這股建築風潮也是由入日本人在1920年代末期傳入台灣,在迪化街上各段都有分布,以「乾元行」為代表性建築。 [8] 四、迪化街巴洛克風格特色 1.巴洛克建築特色 西方都市計畫的歷史是從巴洛克時期開始的,那時最醒目的建築物是教堂與宮殿。建築師認為建築物是根據許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個獨立的總體,所以巴洛克建築通常看來就像一尊大型雕塑,裝飾華麗,古典的樣式和曲式、曲線並用,橢圓形大廳、圓形屋頂頗為常見;注重建築物四周景觀,有廣場、庭園、噴泉、雕像等的搭配。著名的法國凡爾賽宮、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就是這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 巴洛克建築的典型特徵是橢圓形、橄欖形以及從複雜的幾何圖形中變化而來的更為複雜的圖形。用規則的波浪狀曲線和反曲線的形式賦予建築元素以動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藝術最重要的特徵。文藝復興建築如同現代建築一樣,是以簡單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關係為基礎;而巴洛克建築不再崇尚那種含蓄的邏輯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戲劇般的效果。 2.日治時期台灣巴洛克風格建築 如同上述所說,迪化街建築在清代建立之後,隨著 19世紀日治時代的來臨,出現了保存至今日的樣貌,在國內通常稱之為巴洛克風格建築。但是,基本上我們必須了解台灣日治時期的西洋歷史樣式是19世紀從歐洲經由日本再傳到台灣,輾轉的傳遞再加上建築師個人的詮釋與調適,使建築原形產生形變,因而台灣的西洋歷史樣是少有非常接近西方原形的作品,較多案例的是建築師應用單一樣式或多種樣式中的元素為建築之主要特徵,因此我們很難將台灣西洋歷史樣式稱為「某某」樣式,只宣稱依這些建築的主要特徵,稱其為「某某風格」。 [9] 台灣明顯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可舉台南地方法院為例,台南地方法院為日治時期第一批成立的法院 (1912),許多建築結構的運用中呈現明顯的動態及變化。(1)柱式的變化:愛奧尼克柱式/複合柱式:主入口門廊,是以巨大的山牆與柱列組成,線條明快、比例完美,柱列的柱頭是愛奧它克柱式的渦卷,托板則為科林斯柱式,但卻缺少科林斯往式的毛茛葉飾,另有蛋鏢飾及垂帶飾,因此認為是愛奧尼克柱式與複合柱式間之變形柱。另外,愛奧尼克柱式的基座及柱身凹槽,一應俱全,不過兩側的三根柱子共同立在一個基座上,圓柱柱身自上方四分之一起有廿四道凹槽,方柱則無,唯不論圓柱或方柱柱身皆有四個方形體,使柱列顯得繁複中帶有嚴謹,設計者之巧思由此可見。 (2)拱心石、拱頂石的誇張運用:拱窗上有半圓形法圈,圓拱中央有拱心石,拱心石有單塊,也有三塊等不同形式,長短粗細亦有不同,甚至平拱也在中央裝上拱心石,尤以主入口後方八角形側頂上的拱窗,更有極為巨大且誇張的拱心石,不同形狀的拱心石,使門窗表現出更為生動的建築語言。 (3)圓頂與鼓環:台南地方法院最美的部分首推巴洛克(BARGUE )風格的圓頂,圓頂為褚紅色,分為八個面,頂上還有個小塔,再上面有避雷針,圓頂的八個面四大四小,有人稱為八角圓頂,也有人稱為瓜形圓頂,圓頂上有八座老虎窗,拱形的比較大,開口在比較大的四個面,圓形的比較小又叫牛眼窗,開口在比較小的四個面,真是繁簡交錯,剛柔並濟,極盡巧思。 圓頂的下面白色部分叫鼓環,鼓環外觀也是八角形,四個角落是巨大渦卷牛腿飾,這部分以後再介紹,四個面是由兩對短柱,中間夾著二個方窗。一個拱窗,形成建築學上稱為「帕拉底歐」窗形,圓拱上有巨大且誇張的拱心石,短柱上有三個凸緣方形體,與下面的主入口門廊上有四個凸緣方形體的複合式柱,互相呼應,極具繁複之美。 (4)門罩、勳章飾:主入口及次入口之正門,都有優美的巴洛克式門飾.主入口正門的門飾尤為繁複,上面有一個平拱拱心石,拱心石下面為優美的水平線條作退縮處理,再下來是圍繞整個門櫃的古典花飾,也稱作門罩,門的上端有一個巨大的勳章飾,巴洛克式花飾中,往往用圓形、橢圓形的造形,四周圍以華麗繁複的花飾,這種花飾叫「勳章飾」,用方形的比較少見,但也叫勳章飾。 (5)鮑魚飾:其實許多勳章飾在中央勳章部分,常做成橢圓形之造形,形狀很像鮑魚,因此又叫做「鮑魚飾」,在巴洛克式建築花飾中極為常見。 3.迪化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 巴洛克的建築設計,主要致力於創造出動感、變化性,運用空間的概念,不同層次營造視覺上的變化,但迪化街街屋的立面裝飾,則沒有辦法使用空間變化,只能在立面的平面上儘可能產生律動、動感,取西方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單一元素或裝飾元素,來打造街屋的立面。 1895年之後,水泥成為最主要的建材, 1920年之前的水泥為日本進口,之後高雄的淺野水泥廠才生產以供應台灣市場。日本官方許多公共建設採用水泥做裝飾,外觀立面及室內大廳的柱頭、拱心石、山牆等的水泥花飾,當時本地的工匠稱之為「番仔花」,意指外來的花飾,使用「開模印花」 [10]、「洗石子」 [11]的技巧製作。而民間的街屋立面如迪化街、三峽、大溪等街道之泥塑及水泥番花裝飾也受到鼓舞,形成1920年代台灣建築水泥番仔花之全盛時期。 大稻埕迪化街街屋立面上的「番仔花」水泥裝飾,許多傑作皆出自於陳旺來 (1892)及陳三川(1896)兄弟。陳世兄弟的父親是清代一位著名的剪黏及交趾陶匠師,二子在門下學習,而後兩兄弟往牌樓厝方面發展,剛好迪化街、延平北路的茶莊大發利市,連帶使淡水河上游的三峽、大溪等市街亦繁榮起來,業主在流行風潮的驅使之下,極為欣賞「番仔花」的裝飾,因此20年代他們未街道留下了許多美麗的作品。同時,也不受限於日本官方或西洋建築規範的限制,而流露出許多台灣的民間風格。 (1) 聯華食品行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48):建築立面呈現圓弧狀,立面質材使用洗石子與面磚,三樓牌樓間柱為雙圓柱形式,圓栱型窗戶,窗戶上緣做楔形裝飾;二樓牌樓面窗帶做突出三角雨遮,並裝飾花草泥塑,面開五小間,建築物整體感華麗,造型與裝飾特殊。 (2) 義裕企業有限公司( 台北市迪化街102號)二樓店屋建築,正面為三角山頭,裝飾簡單花瓣圖樣的泥塑。有商號,山頭中央與邊柱頭做雕花圓球,間柱頭做花草雕塑。牌樓面無裝飾,窗帶頂部做線腳,面材使用面磚,建築物整體造型樸實大方。 (3) 台灣農產公司(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86號)二樓店屋建築,正面山頭加高,間柱延續至山頭,間柱頭做雕花圓球與類似西方愛奧尼克式的收頭。邊柱頭亦做雕花圓球,邊柱旁加做一小柱頭,類似間柱手法,以捲型雕塑收頭。山頭面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間柱為圓柱形式,牌樓面窗頂做類似攢尖屋頂造型,面材使用磁磚。建築物整體強調垂直感,造型華麗特殊。 五、實際探查 1.以「怡和泰」為探討: 隨著時間歷史的演變,迪化街的繁榮盛況已不復從前,大多的商家也都並非是當時的商行,在探查的過程中多以做生意為重之藉口而不願協助訪問。在巧遇現為怡和泰商行之地主李老闆熱心的解說後,大概了解其中的問題所在。現今的迪化街,因為歷史、古蹟建築而被保存,但原本住在此地的人家多也因富不過三代而紛紛將店家房地變賣或是承租與他人,然後搬離開了。李老闆即是從日治時期迪化街大米商 陳得貴先生的後代購得怡和泰商行的四分之一土地,而之後又在在承租出去予人買賣。所以對於大多的商家與迪化街的歷史建築物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小的,甚至是斷裂的。要尋得過去建築設計和營造的相關資料,其可能性極小。 根據李老闆所說:怡和泰的建築物是兩棟相連的近代折衷式建築,此建築是迪化街少有的雙拼樣式,目前已被分割成四個部分售出。而怡和泰商行還有其特別之處,即是在當時其為類似於今日的「經貿辦事處」,由第九號碼頭下船的貨物,都必須到此地蓋章之後才可以運到各地販賣。 怡和泰商行的建築特色:用黃綠色的面磚鋪成簡潔有力,純粹以線條來表現,沒有繁複的花草裝飾,而在中央框出一塊如綠寶石面的勳章飾,塑有店號的日語拼音「 IWATAI」字樣,非常搶眼。兩旁連續突起的立面加上顯著的獸頭裝飾,使得簡潔的立面更增添了另一種氣勢。可惜的是現在所在的商家招牌,將其原本塑造在立面上的「怡和泰商行」之字樣所遮擋住了,讓人不易發現,似乎失去了其被訂定為歷史建築的意義,剩下的好像只是販賣某種歷史情境的商業行為。 2.以乾元蔘藥行為例 以「乾元蔘藥行」來說,雖不是迪化街的第一家中藥鋪,卻是歷史有考、且延續至今最老的一家,因此我們以乾元作為迪化街的代表。 清末及日據時代初期,由於貿易地利之便,除南北貨外,有不少中藥行也搬進迪化街,做起中藥材的批發生意,迪化街也開始有了中藥街的稱號。乾元,成立於西元 1875年,創辦人為張清河,後來在中藥街日益繁榮時,把行務交給了弟子陳茂通,那時,以南北貨兼帶藥材進口的方式已經不符合實際需要,所以中藥界包括乾元等藥行在內,決定要自行負擔起進口藥材的部份,不再假手他人,成為一個通路完整的行業。當時,陳茂通積極開拓市場通路,不但成為中藥界的聞人,並因此當選議員。後來歷經朱樹勳、盧阿山等人的經營,業務規模也更加的擴大,在光復後,已成為兼營藥材進口、批發與零售的老店,而因應龐大的業務,便成立春元藥行,專營進出口,乾元則集中於批發零售的業務。 民國49 年,由前任負責人陳鳳鎮(剛過世,現為他的兒子)的父親陳金清富接管,他不僅是日據時代最負盛名的捷茂藥行訓練出來的人才,也多次擔任台北市中藥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台北市商業會的理事,自此帶領台北市中藥材界15個年頭之久,活耀於商場,因此奠定「乾元行」於迪化街的不朽招牌。 有著老古蹟外觀的乾元,是日據時期的老舊建築,二樓店屋建築,有商號『乾元行』三字匾額高掛,藥行立面不像附近幾戶的立面的巴洛克式,它為簡潔明朗的現代主義式,注重線條的表現與比例的均衡。凸出的山牆由平直的女兒牆取代,繁複的花草紋飾減少,而以幾何的圖案設計為主。整體感覺極富理性美,材料則以面磚、洗石子為主,竹節式的璧柱也是日治時期常見。店面很窄,但縱深很長 (大約60公尺) ,店內的設計擺設沒有什麼改變,保有許多現代看不到的傳統中藥工具,如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藥箱櫃、舊式提煉藥草的藥用火爐、七八十年歷史的烘乾爐、傳統大型打碎磨碎機、製造藥丸機、依循古法製造的傳統水揮機等,整棟建築古色古香,以優雅脫俗的姿態傲立於迪化街。 3. 影像採訪資料─黃長生中藥行 位於迪化街一段134號的黃長生中藥行,由於最近正逢店面古蹟維修,熱心的老闆娘便向我們談起在準備維修的過程中所整理的資料,以及早年她從父親口中得知前任屋主的經營狀況,使我們得以耳聞這棟老建築的故事。 日據時代,這棟建築本是經營進口嬰兒奶粉罐頭(如艾美司奶粉) 、森永牛奶糖等相關南北貨產品,後來礙於後代子孫不再從事此行業,且多定居國外,財產難經營與分攤,因此於民國70年初,就將店面轉售給黃結生先生( 現任老闆黃秀蓁小姐的父親),黃結生先生自幼學習中醫,更栽培子女進入中藥領域並繼承發展產業,如今在迪化街擁有四家店面( 黃長生、黃裕生、長昇、常陞),便是他們一點一滴辛苦經營的成果。 六、結論 由本文的研究中可瞭解到,大稻埕在清光緒年間,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台北盆地及台灣全島中心市場的地位,迪化街更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直到日據時期,由於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大稻埕更加蓬勃發展,在這樣的以商業為發展的城市之下,更能顯現出不論政局或是文化潮流的影響,見證了台灣近年來關鍵性的轉變歷程。 在迪化街街道立面裝飾上,主要可分為四種風格:閩南式、洋樓式、仿巴洛克式、近代建築式,由風格便可大致看出他歷經的年代;而在此透過建築體讓我們了解到日據時期的建築發展概況,針對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受西方風潮影響之下,輾轉帶到台灣的西方歷史樣式建築,二手的文化思潮再加上台灣民間匠師的發揮,形成了獨特的街屋立面。 參考資料 書目 1. 張蒼松,《典藏艋舺歲月》,時報文化 ,1997(民86)。 2. 莊展鵬 主編,《台北歷史散步》,台北:遠流,1991(民80) 。3. 李乾朗 著,《台灣建築閱覽》,台北:玉山出版,1996(民85) 。4. 李前朗 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2003(民92) 。5. 黃武達 著,《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近代都市計畫》,台灣都市史研究室出版,1997(民86) 。6. 傅朝卿 著,《日治時期台灣建築(1985-1945)》,台北:大地地理出版,1999( 民88)。7. 趙莒玲 ,《台北市古街之旅》,市府新聞處, 1992(民81)。8. 又吉盛清,《台灣今昔之旅 . 臺北篇》台北:前衛,1997。9. 《台灣歷史景點與文化 . 北部篇》,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民90)。 10. 《國定古蹟 : 行政院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漢光建築師事務所,1999(民88)。 11. 《臺灣 : 殖墾時代臺灣攝影紀事(1895-1945) 》,台北:武陵, 2003。12. 李乾朗《臺灣近代建築之風格》,台北:室內雜誌出版 :美兆發行, 1994。13. 沙永杰著,《 "西化"的歷程 : 中日建築近代化過程比較硏究》,臺北市 : 田園城市文化, 2001。14. 李乾朗著《 20世紀臺灣建築》, 臺北市:玉山社, 2001。 15. 李乾朗著《臺灣建築百年 . 1895-1995》,台北市:室內雜誌, 1995。16. 黃沼元,《台灣的老街》,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 92。17. 張尊禎 ,,《台灣老字號》,台北:上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論文 1.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台灣傳統長形連棟式店舖住宅之研究》,委託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83(民72) 。2.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事計劃處,《迪化街特定專用區現況調查及發展可行性研究》,委託單位:財團法人樂山文教基金會、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1989(民78) 。3. 許文馨,《台北市迪化街一段訪古崇間接屋空間使用特性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2004(民93) 。4. 陳章瑞,《台北大稻埕的都市轉化》,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論,1989( 民78)。 5 《台北市商會月刊》,文 /吳世杰,1997.12月6 《古蹟及歷史建築屋頂修復研習會文集》,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出版 , 2001。 參考網址 台灣建築史網站:http://www.dm.ncyu.edu.tw/menu/menu.htm台北市文化局:http://www.culture.gov.tw/web/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台北市年貨大街:http://vod.ypps.tp.edu.tw/yppsweb/history/sue/ 迪化街/index.htm中研院台灣老照片大稻埕主題館:http://www.sinica.edu.tw/photo/subject/D-4-GIS/street/street-c.html 台北迪化街文化共和國設計案http://www.yuntech.edu.tw/%7Eyangyf/lsp/du01style.htm 司法博物館: http://www.judicial.gov.tw/museum/beaut.htm 成大西洋建築史網站:
Post a Comment
<< Home
1 Comments:
紀錄片與台灣社會 -- 由迪化街看台灣日治時期建築特色及生活樣貌
指導教授: 李道明老師
學生:忻筱婷、劉芳桂、蔡宛庭、陳星妤
一、前言
1.研究動機:在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相當多,分為許多時期、風格的特色,在此選出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的街道建築,一般稱為巴洛克式的西方建築,縮小研究範圍,了解當時建築風格盛行的背景、建築特色,以及當時的生活情況。
2.研究方向:
(1). 迪化街的發展背景 a.大稻埕的發展歷史 b.迪化街的歷史與商業發展
(2).建築發展脈絡
a.日治時期的台灣建築發展概況
b.迪化街建築特色及街屋的演變
(3).迪化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
a.巴洛克建築特色
b.日據時期台灣巴洛克風格建築
c.迪化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
(4)結論
3.研究目的:了解迪化街在日據時期的西洋風格潮流下的定位,日本政府沒有介入參與,多為屋主自行委託匠師興建,在這多元的文化脈絡底下,一探當時的建築特色及生活情況。
二、迪化街的發展背景
迪化街,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年貨大街,也是台北市現存最完整、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大稻埕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台北盆地及台灣全島中心市場的地位,而迪化街正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更可說是創造繁榮大稻埕商圈的起點。儘管大稻埕早因淡水河道淤積、水運衰退,失去其港口的價值而逐漸沒落,迪化街卻因多年累積下來的基礎,直到今日仍保有熱絡的商業活動,而當年巨商富賈在此居住的華麗宅邸也得以保存下來,見證大稻埕商圈昔日的風華。所以在提到迪化街的歷史發展,就得先從大稻埕的興起與發展來談起。
1.大稻埕的發展歷史
大稻埕,位於淡水河畔,大致位置在忠孝西路以北,捷運淡水線以西,民權西路和撫順街以南,屬今日大同區的範圍。早期的大稻埕,是平埔族「奇武卒社」居住的地方,後來又叫作奎府聚或珪瑜粹。當地的居民從清代以來,就過著農耕的生活,人們常利用大的空地曬稻榖,因而有了「稻埕」之名 (埕者,場也),一直到道光、咸豐年間才正式有「大稻埕」這個名稱。
咸豐元年(1851 年),那時大稻程仍一片荒蕪,僅有一位泉州同安人林藍田,為了躲避基隆匪徒,遷居來此,並開設「林益順」店鋪(今為信豐食品行)。咸豐三年,艋舺發生了激烈的「頂下郊拚」移民械鬥,「頂郊」的三邑人(惠安、南安、晉江三縣人 )憑恃著人多勢眾,且焚毀了同安人原本落居的艋舺八甲 庄(老松國小一帶),迫使「下郊」的同安人移居到更下游的淡水河畔ㄧ帶,也就是現在的大稻埕。林藍田基於同鄉情誼,接待了落難鄉親。郊商領袖林右藻起而帶領同安人興建屋舍、重修廟宇,建立新家園,並在「林益順」旁蓋了復振、復源、復興三家商號,從事對渡貿易,逐漸形成迪化街「老街」 (即今迪化街一段)。
咸豐十年,清廷遵照條約,開放淡水河通商,艋舺與大稻埕皆為淡水港範圍內的起卸口岸,然而艋舺卻因當地居民強烈排外,不讓洋人設立洋行和工廠,迫使洋人轉到大稻埕六館街 (南京西路尾)開店。光緒年間,劉銘傳指定大稻埕千秋街、建昌街(今貴德街)和六館街,為洋人居住地,並興建公共設施,規劃為商業區,迅速吸引外商來此設立商行。此外,由於興築鐵路,將當時的火車站設於大稻埕西側( 今中興醫院一帶),台灣各地貨物都運到大稻埕集散,使得大稻埕成為大台北物資的集散中心,造就了大稻埕的繁榮。艋舺則因河道嚴重淤積,日趨沒落。
在大稻埕日益繁榮的時候,陳浩然於咸豐六年召民興建「頂下郊拚」倖存的霞海城隍廟,逐漸成為大稻埕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台灣所有同安人的守護神。那時,信徒都會集資裝飾遊行花車 (當時稱為藝閣),車上有藝旦展現藝技,不少民眾都會趕來大稻埕湊熱鬧;還在城隍廟西南巷內,建一座永樂座戲園子(光復後改為永樂戲院),邀請劇團表演,因此盛況非凡。延續至今,霞海城隍誕辰時,大稻埕都會以「北台灣第一慶典」的盛大儀式,感謝城隍爺的庇祐。
日治時期,由於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大稻埕更加蓬勃發展。但二次世界大戰後,淡水河淤積日趨嚴重,大稻埕逐漸失去其港口價值。不過由於當地已集結不少的進出口商,依舊維持著一定數量的貿易活動。直到後來市中心轉移,大稻埕才逐漸褪去其光環,變成北市外圍的老舊社區。
2.迪化街的歷史與商業發展
一般所說的老街「迪化街」,是指台北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在清代,這條老街分成幾段,由南而北分別是南街、中街、中北街、普願街和杜厝街。光復後,台北市各街道依大陸行政區域來重新命名,迪化街便以新疆省會「迪化」來做它的名稱。
1853年艋舺「頂下郊拚」落敗的泉州同安人,輾轉從艋舺遷徙至數公里遠的大稻埕經商,落腳在現今迪化街一帶,也開啟了迪化街的發展。 19世紀中期,由於淡水河尚未淤積,加上清廷開放通商口岸,大稻埕碼頭的船運之便,帶動該區商業的繁榮。而迪化街因其位置接近淡水河岸碼頭,又與岸邊保有適當距離,可避免漲潮之害;貨物運上岸,即可馬上運進各商家,經過整理再製作,便可直接於店面銷售,占地利之便,遂成為大稻埕商圈的核心。其街道以南方碼頭為基準,逐漸向北擴展。因為南街多為沼澤溼地,所以率先成為街道規模的是中街。
1879年台北正式開府,並成為台灣首府。當時以茶葉、樟腦、稻米,甚至鴉片為主要買賣的「中街」與「中北街」雖仍未貫通,但迪化街已是臺北洋行、店舖、商家最重要的聚集地。 1891年劉銘傳興建經過大稻埕的全台灣第一條鐵路,則進一步鞏固了迪化街的臺北商業樞紐地位。
日治時代,迪化街於數度市區改正後,更名為「永樂町」。此時的永樂町範圍較以前更廣,涵蓋了南街、中街、與中北街。此時期讓迪化街更為蓬勃發展的是紡織布匹生意。當時的日本布商將日本印花布料大量引進台灣進而取代本地的傳統染布業,並在迪化街南段設立布料批發行,批售布料給本地中盤商。當時台灣百分之七十的布料批發商都集中於此,可說是台灣最重要的布料批發市場。
經由新興布市的結合,原本只在中街、中北街與南街的商市得以延伸到普願街、杜厝街,連如今的貴德街、甘新街也成為當時該商圈的一部份。而清代多由南北貨業者兼營的藥材,因種類眾多,需專業人士判斷好壞,直到日治時期才由業者從上海、香港等地進口,進而形成台北最重要的藥材批發地。 1900年-1945年,結合布市、南北貨、與中藥材的迪化街,已成為全臺北,甚至全台灣商業最興隆的地方。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光復,本來名叫永樂町的商圈,也回復以前「中街」、「南街」的名稱。 1947年臺北街道全面更名,其新街道命名原則,是將臺北市的各街道方位投射於中國行政區。而迪化街因位於臺北市的「西方」,故以當時中國最西方的新疆省會迪化(即烏魯木齊)來命名。1950年代到1970年代台灣的紡織工業逐漸取代農業,成為台灣的新興產業,以吳火獅為首的現今新光集團,南亞紡織,遠東紡織,宏州紡織等等,都是在迪化街發跡。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台北市商圈東移,而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迪化街也由於腹地狹窄,無法負荷台北市的商業機能,許多發跡於此的民間企業總部開始紛紛移出。 1970年代之後,迪化街除了原有的南北貨批發、中藥,以及部分布匹生意之外,其他行業多半逐漸衰退,這條老街道的繁華也漸漸落盡。
1973年,因應時代所趨,迪化街大部分地主與臺北市政府開始研擬迪化商圈的都市更新計劃。該計劃主要做法,乃是將從遠自清朝到日治以來成型的 7.8m寬的迪化街舊街道,所有迪化街的古老建築將被全數拆除,這項計劃也引發了各界對此歷史街區保存與否之爭議。迪化街當地大部分業者與市府以古老建築易引起危樓頹圮等公安危險為由,執意拆除。然而在以關注文化資產為主要工作的樂山基金會、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的抗議與小部分地主的堅持與努力之下, 1995年迪化街專用區計劃拍版定案,老街終免於被拆除的命運。同年,樂山基金會與臺大城鄉所促成的該計劃不但讓迪化街保持古老的 7.8m寬度與原有街道風貌,也優先保存了該商圈內數量高達77棟的歷史性建築物。雖然迪化街許多地主並不滿意這項做法,部份業者(如屈臣氏大藥房等)也曾提出強烈反彈。不過經過市政府「以地易地」(容積率轉移)措施激勵下, 2004年已完成部分的「全棟保存」工作。
1996年,臺北市政府於農曆春節前半個月在迪化街舉辦台灣首創的「年貨大街」活動。這個活動以迪化街的古街風景與台灣人過年必備的南北貨、伴手禮、食品、中藥食材、零食為號召,將本來是中盤商性質的迪化街轉換成一般消費者都可來逛逛的門市。這項企劃極為成功,不但引起話題與媒體關注,更使得原本已逐漸凋零的迪化街再次復甦,並持續為這條古老的街道注入新的活力,繼續活在每個台灣人的心中。
三、建築發展脈絡
1.日治時期的台灣建築發展概況
日本於西元一八九五年(明治二十八年)接收台灣後,仿效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政策,企圖建構台灣政府成為服務宗主國的生產供給者。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開始有計畫的改造台灣,使台灣開始進入現代化的改革,在各項目標下,台灣的建築及城市景觀在此時有了重大的變化。日制時期的台灣建築大約可分為五個時期,每期約十年左右:日本式建築的試驗期,紅磚全盛時期,深色面專時期,鋼筋混泥土時期及其延續時期。 [1]
第一期: 1895~1907(明治二十八年-明治四十年)
此時期為日本式建築的試驗期,多為松木或杉木為建材,材料及工匠也有來自日本,而部分會使用台灣的磚石,是為較簡陋的臨時性木構建築。但是遭到台灣的氣候與客觀環境的挑戰,像是松木忌白蟻,加上台灣颱風多雨且潮濕的氣候,這時期的建築壽命皆不長,例如第一次的總督官邸、法院、彩票局 …等。迫使日人不得不重新研究台灣各方面物理環境,研擬適當的建築對策。
第二期: 1908~1917(明治四十年-大正六年)
明治四十一年總督府土木部營繕課脫離土木課獨立,開始全面的建設階段。由於來台的日籍技師多半是東京帝大建築系之畢業生,像是小野木孝治、野村一郎、近藤十郎以及森山松之助等人,他們接受的是移植自西歐系統的理念,學了一套英式的後期文藝復興建築設計技術。 [2]因此,帶有濃厚的歐洲主流意識的建築樣式開始被大量使用,配合著「市區改正」的政策大量仿歐式磚造建築應運而生。
本期為紅磚的全盛時期,重要的建築物都採用紅磚建造,形式上模仿文藝復興或巴洛克式,結構體也有鋼筋混泥土的運用。建築物多有石砌的台基,立面多有華麗繁複的裝飾花樣;屋頂的型態特別考就,有圓頂、堅頂,也有斜面的;牆面以紅磚為主,再以水泥或洗石子仿石條纏繞牆身,造成一種紅白相間的華麗效果。從車站、醫院、官方建築甚至於製糖工廠、民間屋舍,台灣各地都可以見到此種建築樣式。
第三期: 1917~1926(大正六年-大正十五年)
本期為深色面專時期,此時的作品真正開始注重台灣的環境因素。大正年間日本傾向自由民主的開放風氣,雖然一戰後的經濟蕭條,物價上漲,但在台灣大型建築仍然繼續建造。部分住宅建築也走在時代的前端,大膽的模仿戰後所出現的現代主義建築樣式。多流行貼深褐色或暗紅色的面專,而淺色的面磚也逐漸出現。如高等學校(今師大)、台北郵局 …等。
第四時期: 1926~1936(昭和元年-昭和十年)
鋼筋混泥土時期,面磚多為淺色。西方社會因受到工業革命的衝擊,開始對過度雕琢與裝飾的建築產生懷疑與批判,進而興起了 R.C.現代建築的折衷樣式。建築體使用RC柱及樓板、磚造壁面,主要以樑柱結構成重本體。因為大地震的影響,使得日本很輕易的便接受了此形式,在台灣的公共建築率先的模仿,運用鋼筋混泥土的新式建材,捨棄繁複的裝飾,出現了簡潔明快的立面風格。 [3]
第五時期: 1936~1945(昭和十年-昭和十九年)
本期為第四期之延續,部分建築開始走入日本民族主義的路線。日本在一連串的軍事行動之後野心更大,企圖成為亞洲第一強國,並極力擺脫西方的影響,進而提出以大和民族為中心的「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為拯救東方文化,然而這只是日人帝國主義的霸權思想。且在治台的重點上開始推行皇民化,大力推動「帝國冠帽式」建築,以簡單的 RC構造屋身加上蓋有琉璃瓦的斜屋頂和四角尖頂,用以激勵日本的士氣和台灣人對他們的信心。代表性建築有高雄火車站和舊高雄市政府。
日本治台五十年,台灣建築發展是循著治台政策、建築思潮配合材料與建造方式而漸變的。雖然所建造的多半為官方建築,但受到「市區改正」的政策以及日人所帶來的西方現代化的觀念,民間的住宅房舍也都隨著建築的流行樣式來模仿建造,日本政府則沒有介入參與,只是訂立『台灣家屋建築規則』規範市區改正後的立面問題。例如台灣人地區的艋舺、大稻埕最常見的即是在市區改正計劃中,因道路拓寬而將沿街屋面拆除,為解決被截去的屋面所產生的立面問題,造成大稻埕地區獨特之街屋立面風格。 [4]
2.迪化街建築特色及街屋的演變
迪化街的街屋建築特色隨著歷史的演變而發展,一開始是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舖,門面不寬,屋身則幽長深邃,類型為單開間二進式為主的閩南式街屋,以便堅固商業和居住的功能,是清代台灣商街的典型。到了日治時期,此地區的商業繼續發展,市街更加擴大,市屋類型仍延續清末之格局,但由於商業需求,促使其商業面積及儲存空間的不足,而往高層發展,改建成單開間二進式或三進式等二至三層之街屋。 [5]在1910年,日本人實施「市區改正」計劃,道路被拓寬取直,房屋的外觀有了極大的改變,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面改作繁複華美的「巴洛克」風格裝飾,形成今天主要的面貌,加上部分清代所保留下來的閩南式建築風貌,以及近代的建築風格,在房屋的外觀有著豐富的變化。主要可分為四種風格:閩南式、洋樓式、仿巴洛克式、近代建築式 [6]。
(1)閩南式街屋:
以單層樓為主,大多為木構造,配上土角磚與閩南磚的混和使用為其建材;瓦片覆蓋的斜屋頂,木板組成的門窗,在店面與屋簷之間讓出一條可遮陽避雨方便行走購物的廊道(此稱為亭仔腳),是外觀上主要的特色,少見附加的浮雕裝飾,風格極為古樸。空間的使用上,街屋的第一進通常作為店舖使用,第二進為居住空間,第三進則是倉庫與員工的房間。中庭的空間除了採光的用途之外,通常還設有廚房與廁所。
這種店屋的形式,由漳泉移民從原鄉帶來,是中國華南地區的市鎮店舖的住宅原型。這種斜屋頂、附帶亭仔腳的店屋,在炎熱多與的氣候中,得以方便雨水的流動,並遮蔽陽光。且這種連棟式的街屋,不但節省建材,也符合商業市集的要求。此種樣式的建築在迪化街北段仍保留幾間舊式的店面與街屋,經營罕見的傳統行業,例如竹器店、燈籠店、粽葉批發…等。
(2)洋樓式街屋:
以兩層樓房為主,屋頂上平直的女兒牆、細密的研間現腳、拱形的窗洞、和花瓶狀排列的欄杆,是最明顯的特徵。空間主要為二、三層樓的建築物,每進都各自獨立。主要以紅磚來建造,整體感覺明亮溫暖。這種樣式是仿製南洋等地的「殖民式建築」洋樓。 1860年淡水開港後,洋樓建築隨著洋商傳到大稻埕。這些洋樓的各種特色,如拱圈迴廊、紅磚樓房及花瓶欄杆等,很快的被轉化在店屋的外觀立面上,同時加上不少中式的匾額(通床用水泥所作鑲在二樓陽台部分,為立體店名招牌)、花鳥裝飾等。目前在迪化街的數量較少,大多集中在北段。
(3)巴洛克風格街屋:
迪化街立面的代表風格,最能突顯迪化街富甲一方的氣勢。以洗石子、水泥和紅磚為材料,高聳突出的山牆、繁複細緻的花紋草飾,和華美的柱頭裝飾,構成極至華麗的效果。空間格局為三進配上三層樓以上的建築物,天井逐漸室內化。此風格為日治時期所引入的歐洲建築風格,再由民間匠師的仿效,造成這股流行的風潮。迪化街上最壯觀的巴洛克風格街屋建築,多集中在中街和南街。
在當時,此類型的建築樣式已成為商家刻意展示身分與財富的象徵形式,彼此間甚至帶有互相比擬的意味。加上此類的建築立面多完成於 1920-1930年間,正是大稻埕作為日本殖民地中最主要的農工商品交換中心,商業最為鼎盛的年代。因此,裝飾繁複、講究的仿巴洛克式建築更是被細緻的發揮。 [7]
(4)近代建築式街屋:
建築的立面設計以簡明的造型為主,注重線條的表現和比例的均衡,以 ART-DECO以及國際主義樣式等近代建築的樣式為主。凸出的山牆,由平直的女兒牆所代替,繁雜的花草紋飾減少,以幾何的圖案來設計,整體極富理性美,材料以面磚、洗石子、水泥、瓷磚為主。在空間格局上,三進配置逐漸消失,天警備挑空的空間所取代。這股建築風潮也是由入日本人在1920年代末期傳入台灣,在迪化街上各段都有分布,以「乾元行」為代表性建築。 [8]
四、迪化街巴洛克風格特色
1.巴洛克建築特色
西方都市計畫的歷史是從巴洛克時期開始的,那時最醒目的建築物是教堂與宮殿。建築師認為建築物是根據許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個獨立的總體,所以巴洛克建築通常看來就像一尊大型雕塑,裝飾華麗,古典的樣式和曲式、曲線並用,橢圓形大廳、圓形屋頂頗為常見;注重建築物四周景觀,有廣場、庭園、噴泉、雕像等的搭配。著名的法國凡爾賽宮、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就是這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
巴洛克建築的典型特徵是橢圓形、橄欖形以及從複雜的幾何圖形中變化而來的更為複雜的圖形。用規則的波浪狀曲線和反曲線的形式賦予建築元素以動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藝術最重要的特徵。文藝復興建築如同現代建築一樣,是以簡單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關係為基礎;而巴洛克建築不再崇尚那種含蓄的邏輯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戲劇般的效果。
2.日治時期台灣巴洛克風格建築
如同上述所說,迪化街建築在清代建立之後,隨著 19世紀日治時代的來臨,出現了保存至今日的樣貌,在國內通常稱之為巴洛克風格建築。但是,基本上我們必須了解台灣日治時期的西洋歷史樣式是19世紀從歐洲經由日本再傳到台灣,輾轉的傳遞再加上建築師個人的詮釋與調適,使建築原形產生形變,因而台灣的西洋歷史樣是少有非常接近西方原形的作品,較多案例的是建築師應用單一樣式或多種樣式中的元素為建築之主要特徵,因此我們很難將台灣西洋歷史樣式稱為「某某」樣式,只宣稱依這些建築的主要特徵,稱其為「某某風格」。 [9]
台灣明顯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可舉台南地方法院為例,台南地方法院為日治時期第一批成立的法院 (1912),許多建築結構的運用中呈現明顯的動態及變化。
(1)柱式的變化:愛奧尼克柱式/複合柱式:主入口門廊,是以巨大的山牆與柱列組成,線條明快、比例完美,柱列的柱頭是愛奧它克柱式的渦卷,托板則為科林斯柱式,但卻缺少科林斯往式的毛茛葉飾,另有蛋鏢飾及垂帶飾,因此認為是愛奧尼克柱式與複合柱式間之變形柱。另外,愛奧尼克柱式的基座及柱身凹槽,一應俱全,不過兩側的三根柱子共同立在一個基座上,圓柱柱身自上方四分之一起有廿四道凹槽,方柱則無,唯不論圓柱或方柱柱身皆有四個方形體,使柱列顯得繁複中帶有嚴謹,設計者之巧思由此可見。
(2)拱心石、拱頂石的誇張運用:拱窗上有半圓形法圈,圓拱中央有拱心石,拱心石有單塊,也有三塊等不同形式,長短粗細亦有不同,甚至平拱也在中央裝上拱心石,尤以主入口後方八角形側頂上的拱窗,更有極為巨大且誇張的拱心石,不同形狀的拱心石,使門窗表現出更為生動的建築語言。
(3)圓頂與鼓環:台南地方法院最美的部分首推巴洛克(BARGUE )風格的圓頂,圓頂為褚紅色,分為八個面,頂上還有個小塔,再上面有避雷針,圓頂的八個面四大四小,有人稱為八角圓頂,也有人稱為瓜形圓頂,圓頂上有八座老虎窗,拱形的比較大,開口在比較大的四個面,圓形的比較小又叫牛眼窗,開口在比較小的四個面,真是繁簡交錯,剛柔並濟,極盡巧思。
圓頂的下面白色部分叫鼓環,鼓環外觀也是八角形,四個角落是巨大渦卷牛腿飾,這部分以後再介紹,四個面是由兩對短柱,中間夾著二個方窗。一個拱窗,形成建築學上稱為「帕拉底歐」窗形,圓拱上有巨大且誇張的拱心石,短柱上有三個凸緣方形體,與下面的主入口門廊上有四個凸緣方形體的複合式柱,互相呼應,極具繁複之美。
(4)門罩、勳章飾:主入口及次入口之正門,都有優美的巴洛克式門飾.主入口正門的門飾尤為繁複,上面有一個平拱拱心石,拱心石下面為優美的水平線條作退縮處理,再下來是圍繞整個門櫃的古典花飾,也稱作門罩,門的上端有一個巨大的勳章飾,巴洛克式花飾中,往往用圓形、橢圓形的造形,四周圍以華麗繁複的花飾,這種花飾叫「勳章飾」,用方形的比較少見,但也叫勳章飾。
(5)鮑魚飾:其實許多勳章飾在中央勳章部分,常做成橢圓形之造形,形狀很像鮑魚,因此又叫做「鮑魚飾」,在巴洛克式建築花飾中極為常見。
3.迪化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
巴洛克的建築設計,主要致力於創造出動感、變化性,運用空間的概念,不同層次營造視覺上的變化,但迪化街街屋的立面裝飾,則沒有辦法使用空間變化,只能在立面的平面上儘可能產生律動、動感,取西方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單一元素或裝飾元素,來打造街屋的立面。
1895年之後,水泥成為最主要的建材, 1920年之前的水泥為日本進口,之後高雄的淺野水泥廠才生產以供應台灣市場。日本官方許多公共建設採用水泥做裝飾,外觀立面及室內大廳的柱頭、拱心石、山牆等的水泥花飾,當時本地的工匠稱之為「番仔花」,意指外來的花飾,使用「開模印花」 [10]、「洗石子」 [11]的技巧製作。而民間的街屋立面如迪化街、三峽、大溪等街道之泥塑及水泥番花裝飾也受到鼓舞,形成1920年代台灣建築水泥番仔花之全盛時期。
大稻埕迪化街街屋立面上的「番仔花」水泥裝飾,許多傑作皆出自於陳旺來 (1892)及陳三川(1896)兄弟。陳世兄弟的父親是清代一位著名的剪黏及交趾陶匠師,二子在門下學習,而後兩兄弟往牌樓厝方面發展,剛好迪化街、延平北路的茶莊大發利市,連帶使淡水河上游的三峽、大溪等市街亦繁榮起來,業主在流行風潮的驅使之下,極為欣賞「番仔花」的裝飾,因此20年代他們未街道留下了許多美麗的作品。同時,也不受限於日本官方或西洋建築規範的限制,而流露出許多台灣的民間風格。
(1) 聯華食品行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48):
建築立面呈現圓弧狀,立面質材使用洗石子與面磚,三樓牌樓間柱為雙圓柱形式,圓栱型窗戶,窗戶上緣做楔形裝飾;二樓牌樓面窗帶做突出三角雨遮,並裝飾花草泥塑,面開五小間,建築物整體感華麗,造型與裝飾特殊。
(2) 義裕企業有限公司( 台北市迪化街102號)
二樓店屋建築,正面為三角山頭,裝飾簡單花瓣圖樣的泥塑。有商號,山頭中央與邊柱頭做雕花圓球,間柱頭做花草雕塑。牌樓面無裝飾,窗帶頂部做線腳,面材使用面磚,建築物整體造型樸實大方。
(3) 台灣農產公司(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86號)
二樓店屋建築,正面山頭加高,間柱延續至山頭,間柱頭做雕花圓球與類似西方愛奧尼克式的收頭。邊柱頭亦做雕花圓球,邊柱旁加做一小柱頭,類似間柱手法,以捲型雕塑收頭。山頭面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間柱為圓柱形式,牌樓面窗頂做類似攢尖屋頂造型,面材使用磁磚。建築物整體強調垂直感,造型華麗特殊。
五、實際探查
1.以「怡和泰」為探討:
隨著時間歷史的演變,迪化街的繁榮盛況已不復從前,大多的商家也都並非是當時的商行,在探查的過程中多以做生意為重之藉口而不願協助訪問。在巧遇現為怡和泰商行之地主李老闆熱心的解說後,大概了解其中的問題所在。現今的迪化街,因為歷史、古蹟建築而被保存,但原本住在此地的人家多也因富不過三代而紛紛將店家房地變賣或是承租與他人,然後搬離開了。李老闆即是從日治時期迪化街大米商 陳得貴先生的後代購得怡和泰商行的四分之一土地,而之後又在在承租出去予人買賣。所以對於大多的商家與迪化街的歷史建築物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小的,甚至是斷裂的。要尋得過去建築設計和營造的相關資料,其可能性極小。
根據李老闆所說:怡和泰的建築物是兩棟相連的近代折衷式建築,此建築是迪化街少有的雙拼樣式,目前已被分割成四個部分售出。而怡和泰商行還有其特別之處,即是在當時其為類似於今日的「經貿辦事處」,由第九號碼頭下船的貨物,都必須到此地蓋章之後才可以運到各地販賣。
怡和泰商行的建築特色:用黃綠色的面磚鋪成簡潔有力,純粹以線條來表現,沒有繁複的花草裝飾,而在中央框出一塊如綠寶石面的勳章飾,塑有店號的日語拼音「 IWATAI」字樣,非常搶眼。兩旁連續突起的立面加上顯著的獸頭裝飾,使得簡潔的立面更增添了另一種氣勢。可惜的是現在所在的商家招牌,將其原本塑造在立面上的「怡和泰商行」之字樣所遮擋住了,讓人不易發現,似乎失去了其被訂定為歷史建築的意義,剩下的好像只是販賣某種歷史情境的商業行為。
2.以乾元蔘藥行為例
以「乾元蔘藥行」來說,雖不是迪化街的第一家中藥鋪,卻是歷史有考、且延續至今最老的一家,因此我們以乾元作為迪化街的代表。
清末及日據時代初期,由於貿易地利之便,除南北貨外,有不少中藥行也搬進迪化街,做起中藥材的批發生意,迪化街也開始有了中藥街的稱號。乾元,成立於西元 1875年,創辦人為張清河,後來在中藥街日益繁榮時,把行務交給了弟子陳茂通,那時,以南北貨兼帶藥材進口的方式已經不符合實際需要,所以中藥界包括乾元等藥行在內,決定要自行負擔起進口藥材的部份,不再假手他人,成為一個通路完整的行業。當時,陳茂通積極開拓市場通路,不但成為中藥界的聞人,並因此當選議員。後來歷經朱樹勳、盧阿山等人的經營,業務規模也更加的擴大,在光復後,已成為兼營藥材進口、批發與零售的老店,而因應龐大的業務,便成立春元藥行,專營進出口,乾元則集中於批發零售的業務。
民國49 年,由前任負責人陳鳳鎮(剛過世,現為他的兒子)的父親陳金清富接管,他不僅是日據時代最負盛名的捷茂藥行訓練出來的人才,也多次擔任台北市中藥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台北市商業會的理事,自此帶領台北市中藥材界15個年頭之久,活耀於商場,因此奠定「乾元行」於迪化街的不朽招牌。
有著老古蹟外觀的乾元,是日據時期的老舊建築,二樓店屋建築,有商號『乾元行』三字匾額高掛,藥行立面不像附近幾戶的立面的巴洛克式,它為簡潔明朗的現代主義式,注重線條的表現與比例的均衡。凸出的山牆由平直的女兒牆取代,繁複的花草紋飾減少,而以幾何的圖案設計為主。整體感覺極富理性美,材料則以面磚、洗石子為主,竹節式的璧柱也是日治時期常見。店面很窄,但縱深很長 (大約60公尺) ,店內的設計擺設沒有什麼改變,保有許多現代看不到的傳統中藥工具,如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藥箱櫃、舊式提煉藥草的藥用火爐、七八十年歷史的烘乾爐、傳統大型打碎磨碎機、製造藥丸機、依循古法製造的傳統水揮機等,整棟建築古色古香,以優雅脫俗的姿態傲立於迪化街。
3. 影像採訪資料─黃長生中藥行
位於迪化街一段134號的黃長生中藥行,由於最近正逢店面古蹟維修,熱心的老闆娘便向我們談起在準備維修的過程中所整理的資料,以及早年她從父親口中得知前任屋主的經營狀況,使我們得以耳聞這棟老建築的故事。
日據時代,這棟建築本是經營進口嬰兒奶粉罐頭(如艾美司奶粉) 、森永牛奶糖等相關南北貨產品,後來礙於後代子孫不再從事此行業,且多定居國外,財產難經營與分攤,因此於民國70年初,就將店面轉售給黃結生先生( 現任老闆黃秀蓁小姐的父親),黃結生先生自幼學習中醫,更栽培子女進入中藥領域並繼承發展產業,如今在迪化街擁有四家店面( 黃長生、黃裕生、長昇、常陞),便是他們一點一滴辛苦經營的成果。
六、結論
由本文的研究中可瞭解到,大稻埕在清光緒年間,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台北盆地及台灣全島中心市場的地位,迪化街更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直到日據時期,由於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大稻埕更加蓬勃發展,在這樣的以商業為發展的城市之下,更能顯現出不論政局或是文化潮流的影響,見證了台灣近年來關鍵性的轉變歷程。
在迪化街街道立面裝飾上,主要可分為四種風格:閩南式、洋樓式、仿巴洛克式、近代建築式,由風格便可大致看出他歷經的年代;而在此透過建築體讓我們了解到日據時期的建築發展概況,針對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受西方風潮影響之下,輾轉帶到台灣的西方歷史樣式建築,二手的文化思潮再加上台灣民間匠師的發揮,形成了獨特的街屋立面。
參考資料
書目
1. 張蒼松,《典藏艋舺歲月》,時報文化 ,1997(民86)。
2. 莊展鵬 主編,《台北歷史散步》,台北:遠流,1991(民80) 。
3. 李乾朗 著,《台灣建築閱覽》,台北:玉山出版,1996(民85) 。
4. 李前朗 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2003(民92) 。
5. 黃武達 著,《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近代都市計畫》,台灣都市史研究室出版,1997(民86) 。
6. 傅朝卿 著,《日治時期台灣建築(1985-1945)》,台北:大地地理出版,1999( 民88)。
7. 趙莒玲 ,《台北市古街之旅》,市府新聞處, 1992(民81)。
8. 又吉盛清,《台灣今昔之旅 . 臺北篇》台北:前衛,1997。
9. 《台灣歷史景點與文化 . 北部篇》,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民90)。
10. 《國定古蹟 : 行政院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漢光建築師事務所,1999(民88)。
11. 《臺灣 : 殖墾時代臺灣攝影紀事(1895-1945) 》,台北:武陵, 2003。
12. 李乾朗《臺灣近代建築之風格》,台北:室內雜誌出版 :美兆發行, 1994。
13. 沙永杰著,《 "西化"的歷程 : 中日建築近代化過程比較硏究》,臺北市 : 田園城市文化, 2001。
14. 李乾朗著《 20世紀臺灣建築》, 臺北市:玉山社, 2001。
15. 李乾朗著《臺灣建築百年 . 1895-1995》,台北市:室內雜誌, 1995。
16. 黃沼元,《台灣的老街》,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 92。
17. 張尊禎 ,,《台灣老字號》,台北:上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論文
1.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台灣傳統長形連棟式店舖住宅之研究》,委託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83(民72) 。
2.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事計劃處,《迪化街特定專用區現況調查及發展可行性研究》,委託單位:財團法人樂山文教基金會、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1989(民78) 。
3. 許文馨,《台北市迪化街一段訪古崇間接屋空間使用特性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2004(民93) 。
4. 陳章瑞,《台北大稻埕的都市轉化》,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論,1989( 民78)。
5 《台北市商會月刊》,文 /吳世杰,1997.12月
6 《古蹟及歷史建築屋頂修復研習會文集》,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出版 , 2001。
參考網址
台灣建築史網站:
http://www.dm.ncyu.edu.tw/menu/menu.htm
台北市文化局:
http://www.culture.gov.tw/web/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
台北市年貨大街:
http://vod.ypps.tp.edu.tw/yppsweb/history/sue/ 迪化街/index.htm
中研院台灣老照片大稻埕主題館:
http://www.sinica.edu.tw/photo/subject/D-4-GIS/street/street-c.html
台北迪化街文化共和國設計案
http://www.yuntech.edu.tw/%7Eyangyf/lsp/du01style.htm
司法博物館:
http://www.judicial.gov.tw/museum/beaut.htm
成大西洋建築史網站:
Post a Comment
<< Home